本报讯 (记者 陈思易)用大国工匠精神点亮学子匠心梦。9月20日下午,由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办,中国教育电视台承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协办的“资助育人·大国工匠进校园”第五站,来到我区广阳湾珊瑚实验小学。活动以直播形式进行,全国中职学校学生在荧幕前感受工匠文化,领略大国工匠精神,种下一颗匠心种子。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陈希原、副主任涂义才,市教委一级巡视员邓睿出席活动。
陈希原表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技能人才,绝不是朝夕之间就能成就的。广大中职学生要吃千锤百炼之苦,练就过硬本领;要潜心钻研之苦,成就技能人生;要吃拼搏奋斗之苦,为青春注入甘甜滋味。他强调,国家不会让任何一个有志于学好技能的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国家助学政策将会一直呵护同学们的匠心,守护同学们的梦想。邓睿还介绍了重庆市职业教育发展及职业教育资助相关情况,他表示,本次活动弘扬了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有助于坚定职业教育学生工匠逐梦,技能报国的理想信念,助力全市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当天活动构思巧妙、内容精彩,紧扣开展资助育人、弘扬工匠精神、传承苗族非遗文化等主题。“学技艺,有底气,迎龙往上升……三百六十行,行行争最强!”一首rap歌曲拉开了活动的序幕。随即,来自龙门浩职业中学的小匠韦建东走上台来,和大家讲述了自己在该校成长成才的故事,向同学们有力地证明了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在同学们的期盼中,大国工匠张德勇来到现场。张德勇2006年获国家劳动和保障部授予的“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2007年获首届“中国优秀青年技师”荣誉称号;2011年被国务院授予政府特殊津贴;2014年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张德勇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2017年,荣获十大“巴渝工匠”称号。但再多的荣誉却没有让张德勇迷失初心,活动中他为同学们讲述了自己在钳工领域攻克各项难题时的勇气与决心,台下此起彼伏的掌声承载着同学们对他的敬意。但当了30多年钳工,张德勇却从未认为自己的工作枯燥过,“每天都有新挑战,要解决新问题,没有重复的。”这为广大中职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
当天活动,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职业教育中心的同学带来的非遗时装秀将活动气氛推向高潮。不同款式,不同纹路,不同风格的苗绣服饰吸引着现场观众的眼球。龙门浩职业中学的老师们也为同学们介绍了学校40年风雨历程,讲述了职业中学老师为同学们倾心付出的故事。
当天,与会人员还参观了广阳湾珊瑚实验小学及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
|